
一般来说常规的gps测量都要经过动态或者静态的测量,才能得到厘米级别的精度。而rtk是通过在野外实地测量,获得同等级别精度的方法。它采用的是载波相位动态时差的技术,是用到载波观测的一种gps技术,算是测量领域的一种新突破。
它的系统基本上由三个部分组成,首先是gps接收机,它主要的功能是接受信号,其次就是数据链还有流动站。而用到的差分技术就是其最关键的原理。说到差分其实就是把gps的误差思想给分离出去,在已经知道的位置把移动基站给安装上去,这时候我呢通过它传来的信号就知道误差了,把这个偏差发送到需要的定位移动站上,移动站就可以获得精准的位置信息。
在rtk的模式下工作,基站负责收集卫星传来的数据,通过数据链把测量到的数值还有坐标信息全部传出。信息到了移动基站会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,并实行载波相位的处理,而这期间的处理时长不会超过一秒钟,从而可以得出厘米级别的结果。

标准的差分gps原理要将准站建立在高精度的控制点上,通过实时定位将测量目标的坐标和控制点坐标进行比对,这样会更精准的确定测量目标的误差。不过为了提高效率,准站也可以架设在未知点上。这种方法很符合实际的需求,所以是目前比较盛行的方法。在最后大家注意测量时校正点和基准站的距离,如果太远的话之间的相关性会降低。